遼(liao)寧億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前 言
本規程是根據遼住建科[2018]25號文件—關于組織申報《2019年遼寧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制/修訂計劃的通知》精神并參考已頒布實施與巖棉制品外墻外保溫相關的國標、地標、行標,由遼寧億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德勤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會同遼寧綏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編制而成。
在本規程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目前用巖棉制品作為外墻外保溫的普遍做法是待外墻(包括混凝土外墻和砌體外墻)成型后再安裝巖棉制品,由于多種原因,后安裝的做法在巖棉制品和基層墻體之間會形成空腔。對于已經成為城市建筑主流的高層建筑,在風荷載的作用下外保溫系統存在脫落的風險。編制組經過大量試驗、實踐、檢驗,研究結果表明內置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一體化不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風險,還有利于安全生產、有利于縮短工期、有利于節約成本。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該企標,并希望能參與遼寧省地標的編制和修編工作。
本規程共分7章,分別為: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性能要求;5、設計;6、施工;7、驗收。
本規程由遼寧億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德勤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反饋給遼寧億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遼寧省葫蘆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北四路。電話:0429-2882555)以供修訂時參考。
網址:woailx.com
主編單位:遼寧億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德勤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qi)草人員:
2019年
1 總則
1.0.1 為了在內置裝配式豎絲巖棉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一體化工程的設計、施工與驗收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規程。
1.0.2 本規程適用于各類新建的居住建筑現澆混凝土外墻用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做外保溫工程。
1.0.3 內置(zhi)裝配式復合豎(shu)絲巖棉(mian)板(ban)現澆混(hun)凝土外墻外保溫(wen)工程的(de)材料、設計(ji)、施工及驗收,除應符(fu)合本規程的(de)規定,尚應符(fu)合國家、行業和遼寧省現行相關工程技術(shu)規程和標準(zhun)的(de)規定。
2 術(shu)語
2.0.1 內置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 external insulation system of external wall with built-in composite vertical filament rock wool board
由復合豎絲巖棉板、與建筑物鋼筋混凝土外墻整澆時的連接件、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側的A2級膠粉聚苯顆粒漿料找平層、抗裂砂漿復合玻纖網、高分子乳液彈性底涂、柔性耐水膩子、外墻涂料構成的非承重保溫系統。文中簡稱“復合保溫系統”。
2.0.2 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
用巖棉板切割成條拼接,拼接后用專用聚合物砂漿兩面復合耐堿玻纖網格布成型的A級不燃保溫板;由工廠化生產,現場進行安裝。
2.0.3 內置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現澆混凝土分項工程
即在澆筑混凝土外墻安裝模板前,將保溫板襯在外模板內側并按設計要求安裝連接件與外墻混凝土整澆到一起的分項工程。文中簡稱“內置法”。
2.0.4 基層 substrate
保溫系統所依附的鋼筋混凝土外墻。
2.0.5 保溫層 insulation layer
由復合豎絲巖棉板及A2級膠粉聚苯顆粒漿料找平層構成。
2.0.6 飾面層 finish coat
外墻的裝飾層
2.0.8 找平層 leveling layer
為使外墻飾面層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偏差滿足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在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側抹20mm厚的A2級膠粉聚苯顆粒漿料。
2.0.9 抗裂砂漿 anti-crack mortar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細集料為主要材料組成具有一定變形能力和良好粘結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漿。
2.0.10 錨栓 anchor bolt
將巖棉保溫板固定在基層上的專用連接件。錨栓的制作安裝由個體設計負責。(可參照JG/T366-2012)
2.0.11 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 alkali-resistant mesh cloth
以耐堿(jian)玻(bo)璃纖(xian)(xian)維織成的網(wang)(wang)格布為基(ji)布,表面涂(tu)覆高分子(zi)樹脂耐堿(jian)涂(tu)層(ceng)制成的網(wang)(wang)格布,簡稱玻(bo)纖(xian)(xian)網(wang)(wang)。
3 基本(ben)規定(ding)
3.0.1 防火性能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的相關規定。
3.0.2 保溫系統的保溫和隔熱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及國家現行相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
3.0.3 保溫系統應能適應基層正常變形而不產生裂縫或者空鼓;應能長期承受自重而不產生變形;應能承受風荷載而不產生破壞;應能耐受室外氣候長期反復作用而不產生破壞;在規定的抗震設防烈度下不應從基層脫落;應具有防水透氣性能;各組成部分應具有物理—化學穩定性;各組成材料應彼此相容,并且具有防腐性;應具有抵御生物侵害的能力。
3.0.4 保溫系統的各種組成材料、制品、配件應有供貨商統一配套供給。
3.0.5 復合豎絲巖棉板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巖棉板安裝前由施工方進行策劃及排版設計,不同規格的板塊均由工廠生產,現場只負責安裝。
3.0.6 不同(tong)容重(zhong)的(de)復合豎絲巖棉(mian)(mian)板的(de)抗(kang)壓強(qiang)度(du)不同(tong),所以巖棉(mian)(mian)板的(de)容重(zhong)選擇,應根(gen)據現澆混凝(ning)土施(shi)工(gong)時(shi)產(chan)生的(de)垂直于巖棉(mian)(mian)板的(de)壓強(qiang)來決(jue)定,由個體設計(ji)完(wan)成(cheng)。
4 性能要求
4.1 系統
4.1.1 外(wai)(wai)保(bao)溫系(xi)統的技術要(yao)求(qiu)應符合《巖(yan)棉(mian)(mian)薄抹(mo)灰外(wai)(wai)墻外(wai)(wai)保(bao)溫系(xi)統材料》JG/T 483-2015和《巖(yan)棉(mian)(mian)薄抹(mo)灰外(wai)(wai)墻外(wai)(wai)保(bao)溫工(gong)程技術標準》JGJ/T 480-2019的要(yao)求(qiu):
表4.1.1 巖棉外保溫系統性能指標(biao)
4.2 組成材料(liao)
4.2.1 復合豎絲巖棉(mian)板一般性能應符合表(biao)4.2.1的要(yao)求:
表 4.2.1 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mian)板(ban)(芯(xin)材)性能指標
注:復(fu)合豎(shu)絲巖棉板抗(kang)壓(ya)強(qiang)度的選擇由個(ge)體(ti)設計負責(ze)。
4.2.2 裝(zhuang)配式(shi)復合(he)豎絲巖(yan)棉(mian)板幾何尺(chi)寸偏差應(ying)符合(he)表4.2.2的要求:
表 4.2.2 復(fu)合豎絲巖(yan)棉(mian)板(ban)尺(chi)寸偏差JGJ/T350-2015
4.2.4 柔性(xing)(xing)耐水膩子性(xing)(xing)能(neng)應符合《建(jian)筑外(wai)墻用膩子》(JG/T 157-2009,R型)的(de)要(yao)求(qiu)。
表(biao) 4.2.4 柔性耐水膩子的(de)性能指標
4.2.5 抗裂砂漿(jiang)性能(neng)應符合(he)《膠(jiao)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bao)溫系統材料》(JG/T 158-2013)的要求。
表(biao) 4.2.5 抗裂砂(sha)漿的性能指標
4.2.6 玻纖網性能應符合《巖棉薄抹灰(hui)外墻(qiang)外保溫系統材料》(JC/T 483-2015) 的要求。
表(biao) 4.2.6 玻纖網的(de)性能指標
4.2.7 彈性底涂性能(neng)應符(fu)合《膠(jiao)粉(fen)聚苯(ben)顆粒外墻外保溫(wen)系統材料》(JG/T 158-2013)的要求。
表 4.2.7 彈性底涂的性能(neng)指標
4.2.8 錨栓應符合《外墻保溫用錨栓》(JG/T366-2012)的要求。
具體圖樣見錨栓布點(dian)圖。
表 4.2.8 錨(mao)栓的性(xing)能指標 單位:千牛
4.2.9 塑(su)料(liao)卡(ka)釘(ding)應(ying)采用ABS工程塑(su)料(liao)制成,其性能指標應(ying)符合JGT228-2015建筑用混凝(ning)土復合聚笨板外墻外保溫材(cai)料(liao)中的(de)要求。
表 4.2.9 塑料卡釘的(de)性能(neng)指標
4.2.10 膠(jiao)粉聚苯顆粒漿(jiang)料應符合(he)《膠(jiao)粉聚苯顆粒外(wai)墻(qiang)外(wai)保溫系統材料》(JG/T158-2013)的要求。
表 4.2.9 膠粉聚苯顆粒(li)的性能指標
5 設(she)計
5.1 產品設計說明
5.1.1 早些時候,切割成型的巖棉制品為裸棉,它存在著如下缺點:(1)運輸、安裝的作業條件惡劣。(2)巖棉制品在切割過程中會產生細微的粉末附著在制品的表面形成隔離層導致粘結不可靠。我們開發的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是將巖棉板母材切割拼接成板,然后滿涂專用膠粘劑,加壓復合耐堿玻纖網格布,其優點是:(1)面層的耐堿玻纖網格布與裸棉粘結可靠,經試驗拉伸粘結強度≥0.1MPa(芯材內部破壞),抗壓強度≥100KPa。(2)網格布防水且透氣。(3)耐堿玻纖網格布為水泥基,與相鄰層具有相容性。(4)改善了作業條件。
5.1.2 為了規避(bi)巖棉保溫系統內部形(xing)成(cheng)結(jie)露(lu)或冷(leng)凝受潮的(de)風險(xian),在系統材(cai)料研發(fa)的(de)過程中特別注意到了防水(shui)透氣的(de)協調性。
5.2 對“內置法”設計(ji)的說明
5.2.1 巖棉帶與基層的聯結采取粘錨結合,以粘為主的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粘結是否可靠,直接關系到在風載作用下保溫系統的安全性。在工程實際中可能存在如下情況:(1)由于基層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虛粘。(2)無論是點粘還是條粘,粘結面積率都不可控,導致空腔率不可控。如此,在風載作用下會產生垂直于墻面的負壓,保溫系統可能存在著脫落的風險。理論上“內置法”能使保溫層與基層現澆混凝土墻一體化,會使空腔面積率趨于零;那么因風載引起的垂直于外墻面的負壓亦趨于零;理論上,對任何高度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都不會存在因風載而脫落的風險。故而,建議對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外墻(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外墻面積約占全部外保溫面積的95%)外保溫采用“內置法”。
5.2.2 盡管系(xi)統具有防水(shui)透氣的協調性,在設計中(zhong)還是通過構造(zao)措施(shi)(shi)最大(da)限度地(di)減少(shao)澆筑混凝土時自由水(shui)滲入(ru)保溫芯(xin)材(cai),構造(zao)措施(shi)(shi)在施(shi)(shi)工說明中(zhong)表述(shu)。
5.3 一(yi)般規定
5.3.1 復合保溫系統設計,除了遵循本規程外,還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規程的要求,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5.3.2 復合保溫系統中現澆混凝土外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等標準相關規定。另外要特別強調,混凝土外墻外表面不得有蜂窩、麻面。
5.3.3 復合保溫系統的飾面層,宜優先采用厚漿涂料(如有骨料的真石漆和質感漆等)不宜采用彈涂類涂料飾面。當飾面層采用面磚時,應進行專題論證及設計。
5.3.4 復合保溫系統應做好密封和防水構造設計,重點部位應有詳圖,以確保水不會滲入保溫層和基層。室外安裝的設備和管道等,應固定于基層上,并做好密封和防水設計。
5.3.5 對保溫系(xi)統(tong)中的各種(zhong)材料(liao),宜采取統(tong)一供貨的方(fang)式來(lai)解決各種(zhong)材料(liao)的協(xie)調一致性。
5.4 構造要(yao)求
5.4.1 復合保溫系統的(de)基本構造設計見(jian)表5.4.1
表 5.4.1 復合保溫系統基本構造
5.4.2 復合保溫系統的首層應設置雙層玻纖網,并且在勒角處用XPS板代替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XPS板的高度不應小于200mm。圖見附錄。
5.4.3 復合保溫系統的陽角處宜咬茬交錯布置。
5.4.4 在復合保溫系統中,門窗框應與基層墻面平齊。當不與墻面齊平時,保溫材料應包覆洞口側面。洞口四周墻體的保溫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宜采用A2級膠粉聚苯顆粒漿料。
5.4.5 門窗洞口外側陽角部位均應在45°方向粘貼400mm×200mm長方形玻纖網,并采用窗寬、高各加400mm(每邊200mm)的一層玻纖網加強,圖參見附錄。
5.4.6 門窗洞口、凸窗、陽臺、女兒墻、變形縫等部位的構造處理參見附錄。
5.4.7 保溫板應錯縫安裝,豎縫距外墻轉角處或門窗洞口邊的距離不應小于300mm。
5.4.8 復合保溫系統應在下列部位設置變形縫:
(1)基層結構設有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處;
(2)結(jie)構可能(neng)出現較大變(bian)形(xing)的部位。
6 施工
6.1 一般規定
6.1.1 承擔復合保溫系統的施工企業應具有施工資質,施工現場應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制度,具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
6.1.2 復合保溫系統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總包、監理等相關單位審查批準;方案應根據施工圖并結合墻面實際尺寸,繪制板塊排列圖,現場制作樣板墻,經有關各方確認再行施工。
施工單位應對從事復合保溫系統的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過程中加強過程控制,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
6.1.3 復合保溫系統的主要組成材料應由系統產品制造商配套提供,同時提供檢測部門出具的出廠合格證明和檢測報告。材料進入現場,應進行進場驗收 ,并按規定取樣復檢。
6.1.4 施工現場應按有關規定,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的有關規定,實現安全文明施工。
6.1.5 復合保溫系統工程,不得在雨雪天或5級及以上大風時施工,其現場環境溫度不應高于35℃,也不應低于5℃,如果雨雪天氣和低于5℃環境下施工時,應采取防雨雪及冬季施工的措施;夏季應避免陽光暴曬。
6.1.6 復合保(bao)溫系統工(gong)程(cheng)施(shi)(shi)工(gong)時(shi),現澆(jiao)混凝(ning)土與保(bao)溫板(ban)應澆(jiao)筑為一體(ti),現澆(jiao)混凝(ning)土、模板(ban)及外飾面層的施(shi)(shi)工(gong)質量(liang)(liang)控制應按《混凝(ning)土結構工(gong)程(cheng)施(shi)(shi)工(gong)規范(fan)(fan)》(GB 50666),《混凝(ning)土結構工(gong)程(cheng)施(shi)(shi)工(gong)質量(liang)(liang)驗(yan)收(shou)規范(fan)(fan)》(GB 50204)和(he)《建筑裝(zhuang)飾裝(zhuang)修(xiu)工(gong)程(cheng)施(shi)(shi)工(gong)質量(liang)(liang)驗(yan)收(shou)規范(fan)(fan)》(GB50210)的相關規定執行。
6.2 施工準備
6.2.1 復合保溫系統施工前,鋼筋工程、水、電安裝、預留預埋等工作應全部結束,并應通過監理等單位和相關單位的驗收。
6.2.2 外腳手架符合國家相關規范、標準及文件要求,滿足支模等后續工程的要求。
6.2.3 按照圖紙要求換算的支模放線及其他定位線全部完成并通過校驗。
6.2.4 安全、技術等交底工作全部完成,技術文件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條文規定;安全生產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6.2.5 施工前的材料、人員、機械設備等滿足施工需要。
6.2.6 大面積施工前,應在現場采用相同材料、構造做法和工藝制作樣板墻,并經有關各方確認后,方可進行施工。
6.3 施(shi)工要點
6.3.1 保溫板安裝排版設計在先:
因本工(gong)藝特點是外墻(qiang)與保溫(wen)層一體化,需先安裝保溫(wen)板后澆筑混凝土,所以對(dui)安裝巖棉保溫(wen)板的實(shi)體排(pai)版策劃設(she)計至關重(zhong)要(yao)。另外為了實(shi)現定(ding)型板材制作(zuo)工(gong)廠化、施工(gong)現場安裝化的目標,必須做好排(pai)版設(she)計工(gong)作(zuo)。在排(pai)版設(she)計時要(yao)以保溫(wen)板的基本平面規格(ge)600x1200、450x1200、300x1200、150x1200,進行組合排(pai)版設(she)計、盡量減少(shao)規格(ge)。排(pai)版示意圖(tu)見(jian)圖(tu)6.3.1-1
6.3.2 堅持輕拿輕放的原則:
復(fu)合(he)豎絲巖棉保溫板(ban)(ban)在(zai)(zai)整個運輸(shu)過(guo)程、裝卸及施工安裝過(guo)程中必須輕拿輕放(fang),不(bu)(bu)得投擲、不(bu)(bu)得在(zai)(zai)板(ban)(ban)面上(shang)壓重物等等,對于裝卸造成的破(po)壞要及時修補完好并養護,到齡期后再進行安裝。材(cai)料進場(chang)驗收(shou)復(fu)檢后,各(ge)種(zhong)材(cai)料應(ying)(ying)(ying)在(zai)(zai)平(ping)整干(gan)燥(zao)場(chang)地分(fen)類貯(zhu)存(cun)平(ping)放(fang)碼垛,碼垛最高應(ying)(ying)(ying)不(bu)(bu)超過(guo)15層,宜直(zhi)接碼在(zai)(zai)1.22mx1.22m的木質底(di)板(ban)(ban)上(shang),通過(guo)自制吊(diao)籠吊(diao)運,完成場(chang)內搬運(具體見附圖6.3.2)。存(cun)放(fang)過(guo)程中應(ying)(ying)(ying)采(cai)取防潮(chao)、防水(shui)、防雨、防暴曬等保護措施,貯(zhu)存(cun)期及條件應(ying)(ying)(ying)符合(he)產品(pin)使用(yong)說(shuo)明書(shu)的規定。
6.3.3 裝卸及運輸
1、在車間將巖棉板成品置于托架上。
2、裝車后,每垛巖棉板的表面要加木拍子保護、不允許用繩子直接捆綁到巖棉板上。長途運輸時必須合理支撐避免因擠壓和沖撞造成破壞。
3、卸車時用專用鋼筋籠,將鋼管穿入鋼筋環內吊起,吊到備料平臺上后,抽出鋼管吊起鋼筋籠即可。如圖6.3.2
6.3.4復合保溫板安裝流程
根據施工圖安裝模板→在鋼筋籠上安裝保護層墊塊→在保溫板上穿入錨栓→保溫板就位后將錨栓綁扎在鋼筋上→安裝內模→安裝外模→由內向外穿對拉螺栓套管(采用粗壁套管。L=墻肢砼厚度+巖棉板厚度)、安裝對拉螺栓緊固模板→整體校正→澆筑混凝土→拆模→對拉螺栓孔封堵→成品保護
1、模板安裝:對短肢剪力墻結構而言每個墻肢均需要安裝
側(ce)(ce)模(見圖6.3.4-1),對于剪力(li)墻結構,只有在洞口處(chu)設(she)側(ce)(ce)模(圖略)。
2、在外(wai)墻鋼筋工程驗收合格后,在鋼筋籠(long)兩側綁扎與墻肢混(hun)(hun)凝(ning)土強(qiang)度相同的(de)混(hun)(hun)凝(ning)土墊塊(3-4塊/㎡),
3、在(zai)保(bao)溫板(ban)(ban)上穿入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在(zai)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ban)(ban)板(ban)(ban)面(mian)安裝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尾部(bu)帶(dai)螺紋(wen))與墻(qiang)筋綁扎固定(ding),入混凝土墻(qiang)深度≥70mm,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設置具體數量(liang)及保(bao)溫板(ban)(ban)規(gui)(gui)格如下,當裝配式復合巖棉板(ban)(ban)規(gui)(gui)格為600*1200mm時,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數量(liang)不(bu)應(ying)少(shao)于9個(ge)(ge);450*1200mm時,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數量(liang)應(ying)不(bu)少(shao)于6個(ge)(ge);當規(gui)(gui)格為300*1200時,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數量(liang)不(bu)少(shao)于3個(ge)(ge);當規(gui)(gui)格為150*1200時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數量(liang)應(ying)不(bu)少(shao)于3個(ge)(ge)。門窗洞口處可適當增加數量(liang),具體數量(liang)應(ying)參(can)照錨(mao)(mao)(mao)(mao)栓(shuan)(shuan)布(bu)點圖6.3.4-3施(shi)工(gong)。
4、保溫板安裝就位并用鍍鋅鋼絲將錨栓與鋼筋骨架綁扎牢固(詳見6.3.4-2)。
5、安裝內側模板:根據混凝土施工驗收規范和建筑模板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安裝外墻內側竹(木)膠合模板或其他常規模板。應再次確認墻基線無誤后再進行安裝。
6、安裝外側模板:根據混凝土施工驗收規范和建筑模板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安裝外墻外側竹(木)膠合模板或其他常規模板,安裝完成后穿墻螺栓緊固校正,連接必須嚴密,牢固、以防止出現錯臺和漏漿現象。在安裝外模之前要清理墻肢內雜物。
7、由內向外穿對拉螺栓套管,其目的是減少對網格布的破壞。
8、整體校正時特別要注意垂直度偏差,確保符合驗收規范要求。
9、振搗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前,巖棉板上口使用L型鍍鋅鐵板或竹(木)膠合板條等進行遮蓋保護,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污染、破壞保溫板上口,同時嚴禁將振搗棒直接接觸巖棉板,以免造成巖棉板損壞;養護時不得從頂部向下淋水,避免水泡保溫板。
10、拆模禁止用撬棍,用錘擊輕敲模板肋脫模;拆除時間和要求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的規定執行。
11、對拉螺栓孔洞應采用膨脹水泥或膨脹混凝土填實,然后用聚氨酯硬泡封堵,厚度同保溫板,阻斷冷橋,面層做好防水處理。
12、對遭到破壞的巖棉板,表面涂刷專用膠,粘貼玻纖網格布,保證面層防水功能。
6.3.5 抗裂砂漿層及涂料面層施工
1、抗裂層施工:A2級膠粉聚苯顆粒漿料找平層(2-2.5cm厚)施工完成,且施工質量驗收合格以后,再進行抗裂層施工,抗裂砂漿施工完后,應檢查平整、垂直及陰陽角方正,不符合要求的應用抗裂砂漿進行修補。施工時,先抹面積與玻纖網相當的抗裂砂漿后,立即將玻纖網壓入抗裂砂漿內,鋪貼要平整、無褶皺,面層凝固后以露出玻纖網隱格為宜,且不得漏網;如有未蓋住的可在其表面再薄抹一層抗裂砂漿,以玻纖網均被抗裂砂漿覆裹為宜。嚴禁先貼玻纖網后抹抗裂砂漿。抗裂砂漿抹灰施工按照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的順序開始抹灰,由兩個工人配合施工,先由一工人在墻面抹(3~4)mm厚、寬900mm左右的抗裂砂漿,接著由另一工人將玻纖網用抹子壓入抗裂砂漿內。局部抗裂砂漿太薄處需補抹,使玻纖網完全壓入了抗裂砂漿內且處于距抗裂砂漿的表面1/3位置。間歇施工時玻纖網應按照搭接寬度要求預留出玻纖網且留茬部位離轉角處距離不低于200mm,在恢復施工時與新施工玻纖網濕搭接在一起,需做到“上網壓下網”。玻纖網鋪貼要平整,無褶皺,砂漿飽滿度達到100%,同時要抹平、找直。玻纖網應自上而下沿外墻鋪設,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搭接部位施工時先在抗裂砂漿內壓入一側玻纖網擠出抗裂砂漿后隨即壓入另一側玻纖網。在需要加鋪一道玻纖網的部位,在大面玻纖網施工前應鋪貼完畢。玻纖網嚴禁干搭接。
2、涂料飾(shi)面(mian)(mian)層施(shi)工(gong):按《建筑涂飾(shi)工(gong)程(cheng)施(shi)工(gong)及驗(yan)收規(gui)程(cheng)》(JGJ/T 29)的規(gui)定(ding)刮涂柔性耐水膩子,涂刷飾(shi)面(mian)(mian)涂料。
6.4 安(an)全(quan)施工(gong)與(yu)成品保(bao)護
6.4.1 保溫板施工中與外墻相毗鄰的豎井、凹槽、平臺等不得堆放可燃物。
6.4.2 施工現場應設置室內外臨時消火栓系統,并滿足施工現場火災撲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6.4.3 外墻保溫板施工過程及完成后,后續工序與其他正在進行的工序應注意對成品進行保護。禁止在保溫墻面上隨意剔鑿,避免與尖銳對象撞擊。
6.4.4 門窗洞口、邊、角、垛宜采取保護性措施。
6.4.5
6.5 安全操作(zuo)要(yao)求
6.5.1 施工人員應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服從現場的統一管理,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施工現場嚴禁上下拋扔工具等物品。
6.5.2 從事施工作業高度在2 米以上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系好安全帶,防止墜落。
6.5.3 采用腳手架施工時,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上人。腳手架應滿鋪腳手板,并固定牢固,嚴禁出現探頭板。
6.5.4 使用手持電(dian)動工具均(jun)應設置(zhi)漏電(dian)保(bao)護器,戴(dai)絕緣手套,防止觸電(dian)。
7 驗收(shou)
7.1 一般規定
7.1.1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411)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質量驗收。
7.1.2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測、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及錨栓現場拉拔檢驗,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驗收。
7.1.3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應有詳細的文字記錄和必要的圖像資料。
7.1.4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的保溫材料在施工前應采取防潮、防水等保護措施。
7.1.5檢驗批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500m2面積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2也為一個檢驗批。
2、檢驗批的劃(hua)分也可根(gen)據(ju)方便(bian)施(shi)工(gong)(gong)與(yu)驗收的原則,由施(shi)工(gong)(gong)單位(wei)與(yu)監理(建設)單位(wei)共同(tong)商定。
7.2 主(zhu)控項目
7.2.1裝配式復合保溫系統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程要求。
檢查方法:檢查型式檢驗報告。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7.2.2用于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的材料、構件等,其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為一批),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其出廠檢驗批進行檢查。
7.2.3外墻外保溫工程使用的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的導熱系數、密度、垂直于表面方向的粘結抗拉強度、尺寸穩定性、憎水率、酸度系數、燃燒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方法: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7.2.4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使用的保溫板、膠粘劑和抗裂砂漿等,進場時應對其下列性能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
1、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的導熱系數、酸度系數、密度、抗拉強度、短期吸水量;
2、膠粘劑和抗裂砂漿的拉伸粘結強度、抗裂砂漿的柔韌性。
3、玻纖網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
檢查方法:隨機抽樣送驗,檢查復檢報告。
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為一批),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
7.2.5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使用的抗裂砂漿,其凍融實驗結果應符合該地區最低氣溫環境的使用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7.2.6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前應按照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對基層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基層應符合保溫層施工方案的要求。
檢查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7.2.7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各構造層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照經過審批的施工方案施工。
檢查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是應全數檢查)。
7.2.8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保溫材料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材料與基層及構造層之間的粘結或連接必須牢固。粘接強度和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3、錨栓數量、錨固位置、錨固深度和拉拔力應符合鋼針插入或剖開尺量檢查;粘結強度和錨固力檢查試驗報告;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不少于3處。
7.2.9抗裂砂漿的厚度應為3~5mm。
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
7.2.10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各類飾面層的基層及面層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的規定,并符合下列規定:
1、飾面層施工的基層應無脫層、空鼓和裂縫,基層應平整、潔凈,含水率應符合飾面層施工的要求。
2、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的飾面層不應滲漏。
3、外墻外保溫層及飾面層與其他部位交接的收口處,應采取密封措施。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試驗報告和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時應全數檢查)。
7.2.11外墻或毗鄰不采暖空間墻體上的門窗洞口四周的側面,墻體上凸窗四周的側面,應按設計要求采取節能保溫措施。
檢查方法:對照設計觀察檢查,必要時抽樣剖開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5%,并不少于5個洞口。
7.2.12外墻熱橋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取節能保溫等隔斷熱橋措施。
檢查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按不(bu)(bu)同熱橋種類,每種抽(chou)查20%,并不(bu)(bu)少于5處(不(bu)(bu)足5處時應(ying)全(quan)數檢查)。
7.3 一(yi)般項目
7.3.1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用材料與構件的外觀和包裝應完整無破損,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標準的規定。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時應全數檢查)。
7.3.2玻纖網的鋪貼和搭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的要求。抗裂砂漿抹壓密實,不得空鼓,玻纖網不得褶皺、外露。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不少于5處、每處不少于2m2。
7.3.3施工產生的墻體缺陷,如穿墻套管、腳手眼、空洞等,應按照施工方案采取隔斷熱橋措施,不得影響墻體熱工性能。
檢查方法:對照施工方案檢查。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時應全數檢查)。
7.3.4保溫板接縫方式應符合施工要求,接縫應平整嚴密。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時應全數檢查)。
7.3.5墻體上容易碰撞的陽角、門窗洞口及不同材料基體的交接處等特殊部位,應采取防止開裂和破損的加強措施。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查數(shu)量:按不同部位(wei),每類抽查10%,并不少于5處(不足5處是(shi)應全數(shu)檢查)。
7.4 質量(liang)驗收(shou)
7.4.1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保溫墻體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
2、一般項目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有90%以上檢查點合格,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嚴重缺陷;
3、分項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7.4.2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工程竣工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
1、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和洽商記錄;
2、有效期內裝配式復合豎絲巖棉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型式檢驗報告;
3、主要組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驗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
4、節能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交底;
5、圍護結構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記錄;
6、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包括粘結面積、錨栓固定的位置、玻纖網的鋪設等)和相關圖像資料;
7、其他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
8、重(zhong)大工程質量問(wen)題及質量事(shi)故處理資料。
附(fu)錄
本(ben)規程用(yong)詞說(shuo)明
1 為了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
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
2 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guan)標準(zhun)執行(xing)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xing)”。
引用標準名錄
是(shi)下列(lie)文件(jian)對于(yu)本文件(jian)的(de)應用(yong)是(shi)必(bi)不(bu)可少(shao)的(de)。凡是(shi)不(bu)注日(ri)期的(de)引用(yong)文件(jian),其(qi)最新(xin)版(ban)本(包括所有的(de)修改版(ban))適用(yong)于(yu)本文件(jian)。
條文說明
前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2018年35號公告,發布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規定某些建筑物的外墻外保溫工程必須使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目前,國內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仍以巖棉為主。
經調查,目前巖棉保溫制品做外墻外保溫時,其與基層的聯結方式有兩種:1、鋼筋混凝土外墻成形后再安裝巖棉制品或以錨為主或以粘為主。如北京地區由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巖棉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技術規程DB11/T1081-2014。 2、巖棉板與鋼筋混凝土外墻整澆在一期,如河北省由2016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金屬網顏面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DB13(J)/T199-2015。
目前遼寧省均采用上述第一種方式。
對于上述方法一而言,盡管規程做出了嚴格的規定,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很難達到要求。保溫系統存在著脫落的風險。對于上述方法二而言,由于巖棉板與鋼筋混凝土外墻整澆在一起聯結方式可靠,但是因為巖棉板的壓縮強度較低,在澆筑混凝土時巖棉板會發生較大的壓縮變形,鋼筋混凝土外墻墻肢厚度相應增大。
為了確保(bao)保(bao)溫系(xi)統與(yu)基(ji)層聯結可靠,在澆筑混凝(ning)土時巖(yan)棉板不會(hui)發生較大(da)的變形,我們研發了內置裝配式復合豎絲巖(yan)棉板現澆混凝(ning)土外墻外保(bao)溫系(xi)統。
1總則
1.0.1-1.0.3 本規(gui)程(cheng)(cheng)在總結(jie)內(nei)置復合豎絲巖(yan)棉板現澆鋼筋混(hun)凝(ning)土外(wai)墻外(wai)保(bao)(bao)(bao)溫(wen)(wen)(wen)系統(tong)工(gong)程(cheng)(cheng)時(shi)間的基礎上,結(jie)合《外(wai)墻保(bao)(bao)(bao)溫(wen)(wen)(wen)工(gong)程(cheng)(cheng)技術規(gui)程(cheng)(cheng)》JGJ144-2004、《墻提(ti)材(cai)料(liao)應用統(tong)一技術規(gui)范》GB50574-2010、《建筑外(wai)墻外(wai)保(bao)(bao)(bao)溫(wen)(wen)(wen)用巖(yan)棉制品》GB/T25975-2010、《膠粉聚苯顆粒外(wai)墻外(wai)保(bao)(bao)(bao)溫(wen)(wen)(wen)系統(tong)材(cai)料(liao)》JGJ2013、《建筑工(gong)程(cheng)(cheng)施(shi)工(gong)質量(liang)驗收統(tong)一標準》GB50300-2013等國(guo)家標準的相關內(nei)容編制的。
2 術語-略
3 基本規定
3.0.1-3.0.3 該三條規定了保溫系統必須滿足的基本要求。第一要滿足防火要求,第二要滿足建筑節能要求,第三要滿足建筑衛生和耐久性的要求。
3.0.4 保溫系統的各種材料必須具有相容性,所以應統一供貨。
3.0.5 巖棉在(zai)切割(ge)時產(chan)生(sheng)的(de)粉末刺激皮(pi)膚、污染環(huan)境,所(suo)以強調工廠(chang)定尺生(sheng)產(chan),盡量(liang)避免(mian)現場切割(ge)。
4 性(xing)能要求
4.1 系統應滿足行業標準JG/T483-2015的要求。
4.2 復合豎絲巖棉板是企業研發的新產品。生產工藝是根據訂單要求保溫板厚度將母材切割成巖棉條,用專用膠將巖棉條拼接成板,巖棉纖維垂直于板面。在板的兩個大面涂刷專用膠,加壓粘貼玻纖網成型。
復合豎絲巖棉板的優點:(1)兩個大面用玻纖網封閉改善了保管、運輸、安裝的工作條件,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2)面層的玻纖網與芯材的粘結強度經試驗測得≥0.1MPa,能滿足工程需要。 (3)豎絲的透氣性好于橫絲。(4)大面復合了高強玻纖網,有效的提高了板材的抗壓強度。(5)玻纖網格布為水泥基與膠粉聚苯顆粒有較好的相融性。
4.2.2-4.2.9 要求系(xi)統用材必須符合對應的標準。
5 設(she)計
5.1.1-5.1.2見條文說明4.2
5.2 對“內置法”的設計說明
5.2.1所謂“內置法”即在鋼筋混凝土外墻安裝模板時將復合豎絲巖棉板預先置于模板內側與墻肢混凝土整澆為一體。這種工藝的優點:(1)外腳手架施工較吊籃施工偏于安全。(2)減掉了單獨安裝保溫板這道工序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3)外模板內側不粘結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模板周轉次數,降低了成本。(4)由于巖棉保溫版與基層墻體之間的空隙率幾乎趨近于零,如此,由風載引起的負壓與0.1MPa的大氣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滿足任意高度建筑物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抗風載要求。
5.3.1-5.3.4 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性復雜,每個分項工程都要嚴格執行對應規范。為確保保溫系統有較好的透氣性、避免造成內部結露,特別強調外墻飾面層應優先采用厚漿涂料,如果采用面磚,應進行專題設計,不可忽略面磚的透氣性指標。
5.4.1-5.4.8 明確了保溫系統的構造層次和材料組成。為了滿足耐沖擊要求,建議首層設置雙層玻纖網,為了避免勒角處受潮,建議用xps板代替巖棉板。為了防止在應力集中部位產生裂縫,應在相應部位加設一層附加玻纖網。為了與主體變形協調,在相應部位設變形縫。
在建筑物外墻上抹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工藝,在我國北方大面積使用已有20年之久,實踐證明它的耐候性在目前的保溫材料中最佳。所以,我們設計保溫系統中在巖棉板外側抹20-25mm,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它的功能一則找平,有利于飾面觀感。二則對滿足系統的防雨水滲透功能起到主要作用。三則對提高保溫系統的耐候性起到了主要作用。
綜上,我們建議(yi)在豎(shu)絲巖棉板上抹一層不少(shao)于(yu)20mm厚的膠粉聚苯(ben)顆粒保(bao)溫漿料